坐落于福田区南岗村邦舍中学生公寓楼外墙的街道社区资源共享长廊“南山绿云”。
坐落于宝安区1980科技文化产业园的卢瓦松泽外墙农庄。 通讯员 谢耀鑫 摄 不远处住户带孩子到外墙农庄体验“闲适生活”。 卢瓦松泽外墙农庄。 廉夫图片除代笔内则由 深圳商报本报记者 诺亚方舟 摄
扫码进入深圳Plus视频《异域浪漫!深圳人将“闲适田园诗”搬上大屋顶》
■ 深圳商报本报记者 诺亚方舟 通讯员 谢耀鑫
除草紫菊,除草除草。累了,在院子里的椅子上歇一歇;热了,到植物窗户上的藤架下乘晨练,看著满目的果蔬蔬菜,心满意足。这般“闲适风景”无此别处,可能就在您家不远处的外墙。
如果从内景视点眺望,在深圳市区皮唐密布的屋苑上,五彩缤纷许多令人畅快的碧绿绿色生态,那是属于现代人的“秋江”。在都市生活的都市生活中,深圳人将“农庄”搬上大了外墙,找寻闲适田园诗式的生活梦想。
1
中学生公寓楼顶楼有片“稻田”
随着清晨的漆黑阳光跳出滨海大道,这座现代化都市又迈入了拥挤的六天。伴着交通流量声,在被高层建筑环绕的旧区中学生公寓楼外墙上,房客莎拉博热县穗序下的薄荷除草。
2021年,福田区以“雕塑家一岗双责”为核心,建成了20个街道社区资源共享长廊,其中坐落于福田区南岗村邦舍中学生公寓楼的长廊是唯一一个开辟在旧区外墙的长廊。外墙的总面积近1000万平方米,改造面积共450万平方米,由公寓楼的房客和不远处住户共同经营。
“我在这里承揽了一块‘稻田’。”房客莎拉笑着说。她4年前住进邦舍中学生公寓楼,承揽外墙“稻田”则有两个年头了。屋顶一块块绿色生态的栽种箱,莎拉承揽了4筐,可谓公寓楼里的“包产大户”。
莎拉今年30岁,是在不远处组织工作的一名上班族。由于平时组织工作拥挤,每周她只能到顶楼照顾五六次“稻田”,偶尔上班前也会抽时间上外墙看看,“看著他们的庄稼披荆斩棘,会更有动力迈入捷伊六天。”
莎拉向深晚本报记者介绍,在不到1万平方米的土地里,她栽种了葱、蒜、辣椒等各类作物,每年‘地租’300元,日常生活有公寓楼的管理人员进行日常生活维护。
在灌溉粒种子从幼苗到科泽藓的过程中,莎拉时常会想到他们在深圳闯荡的这10年,“看著‘它们’一点点成长,仿佛也看见一路‘升级练级’的他们。”
2
“让孩子知道蔬菜是如何生长的”
在宝安区1980科技文化产业园,有一座面积约一个足球场大小的“外墙农庄”,栽种着玉米、草莓、辣椒、圣女果等果蔬蔬菜,是不远处住户周末闲暇时光的好去处。
“城市里,孩子们与泥土亲密接触的机会很少”,外墙农庄负责人樊芳说。她表示,在寸土寸金的都市中,孩子们只能通过书本认识农作物,因而对农作物生长的过程缺乏生动的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城市中的外墙农庄就成为了小朋友认识大自然的场所,也是很多家长亲子教育的首选。
“基本上每天放学后我都会带儿子来这玩一下。”据附
3
深圳建筑立体绿化潜力巨大
据不完全统计,深圳拥有约2亿万平方米的外墙存量空间,城市绿量拓展空间潜力巨大。
“南园绿云”外墙资源共享长廊主创建筑师谢菁表示,绿色生态外墙有别于地面公园的最大一点,在于与城市道路体系相分离。“外墙长廊就像城市绿洲一样,让大家暂时的告别拥挤的街道,享受跟天空和自然的关系。”
在此设计理念下,谢菁团队与多个团队协作,共同探索用一种更加经济、低碳、实用的模式来建设“绿色生态外墙”,为深圳乃至全国的相关项目推广提供经验。
以“南园绿云”资源共享长廊为例。首先,外墙加高了周围的安全护栏,白天可以无偿提供给周围市民使用;其次,深圳市太阳能学会提供了将近80多万平方米的太阳能板和整套交流发电系统。其中,太阳能板安装在已经设计好的模数化框架上,既可以发电直接进入城市电网系统,又能遮阳,支持外墙的各种活动。
深晚本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深圳市多个区(新区)出台了相关政策,针对辖区内投资实施的具有公共性质的立体绿化项目,将对其建设和养护的社会组织、企业、个人给予立体绿化补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