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帆650eⅴ(一个月卖了7000多辆,力帆还在用睿蓝续命)(力帆ⅹ70)

小产权房网    2023-10-05    81

文/路张齐

编辑/大风

趋势不可阻挡,在新能源电动汽车利好经济政策急速面世的这些年,厚积薄发新势力如“遍地开花”般,急速地从市场里冒出。除蔚小理、哪威零这几位以外,国内除太多新势力整车厂没有“浮出水面”。

即便路边也能见到它的身影,对消费者来说,倘若不是电动汽车发烧友,相信也很难有人叫上来它的英文名字,比如下面这位。

12月17日,睿蓝电动汽车母公司以供方若县大SUV先行者——睿蓝9正式宣布上市。新车共面世时尚版、引领版、创会版、专业版4款配置车型,补贴后车身价格为10.99万-12.99万元。

力帆650eⅴ(一个月卖了7000多辆,力帆还在用睿蓝续命)(力帆ⅹ70)

像是两个刚刚离开后卫线席走上绿茵场的右后卫球星,听众几乎不认识“睿蓝”。一方或许是因为宣告成立不久,另一方面,睿蓝确实承担着球星的角色。但这不影响睿蓝是两个破天荒的“球字章”。12月初,上海通用电动汽车公布了其11年销量数据,其中,睿蓝销量达7355辆。

睿蓝的身后站着的不止上海通用,除“镰叶”的上海通用。正如长安母公司的阿奥德,如广汽母公司的埃安、上汽母公司的Nagaur。

对新能源赛车场,上海通用的准备是充分的。南天、几何、极氪、FMC......多条布局下,虽然显的有少许杂乱,但终究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只是,首波供电系统的睿蓝似乎并不怎么“得宠”,不像他的“兄妹姐妹”们那样有着还算不错的名气,也不像他的“兄妹姐妹”们能拿到较多的资源投入。

表面上,除上海通用以外,睿蓝除上海通用那位家长,可是这个曾经辉煌过的电单车国际品牌,在经历了破产充足后,已然只剩下两个英文名字,其余的所有也已然成为上海通用的“囊中物”。

上海通用科技不是“上海通用”

和上海通用那样,1992年成立的上海通用也是从电单车发家,此后才逐渐步入电动汽车赛车场。但相比上海通用,上海通用显然是两个“落难”的人。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电单车市场非常兴盛,上海通用的前身武汉轰达,凭借100mL电启动引擎、110mL固定式引擎迅速占领市场,成为了电单车引擎应用领域的头部企业,也一度被称“中国电单车之王”。

到创世纪,武汉轰达神剑股份研究所正式宣布改名上海通用,同时创会人查珠寺凭借电单车业务带来的坎奇斯,也登上了商业周刊50位枭女排行榜。

2003年,正值极盛的上海通用却遭遇了“封路”经济政策的巨大冲击,不得已下,开始转型涉足电动汽车应用领域,在收购武汉专用电动汽车制造厂80%的股份之后,再次改名为武汉上海通用电动汽车有限公司。经过三年的筹备,2006年上海通用的第一款自主国际品牌轿车—上海通用520全球同步上市。

来源:电动汽车消费网

彼时,国内电动汽车行业竞争较小,上海通用凭借低廉的售价,在一段时间内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并且成为了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民营电动汽整车厂业。

但故事不会总是精彩,也正所谓盛极必衰,在随后的十年几里上海通用开始走下坡路,亏损急速加剧。市场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上海通用电动汽车销量销常年维持在10万辆到15万辆之间,逐渐沦落为电动汽车行业里的“边缘人”。

在下行阶段,上海通用并不是没有做尝试,一方面仍然没有放弃电单车业务,试图像等待“封路”那样,等待突如其来的“解禁”,虽然近两年电单车市场开始“复苏”,可上海通用却没等到今天。

另一方面,为了迎合时代发展,上海通用早在2009年就发布纯电动电动汽车上海通用320,但始终没能形成自己的技术优势。到2015年左右,经济政策的急速刺激下,已经亏损严重的上海通用又一次发力尝试新能源车,可销量仍然不好。

更败名声的是,2016年上海通用还因“骗补”,成为了中国第一家由于骗补而被处罚的电动汽车上市公司。

来源:电动汽车之家

2020年,上海通用公布的财报数据显示企业的总负债金额达到137.22亿元。本就的摇摇欲坠的上海通用,在爆发的疫情下,终究还是倒下了。走投无路下,留给上海通用的只有一种选择,那就是破产重组。

没人会想到,上海通用集团进行公司破产重组之际,信奉“只要能够实现合作共赢,什么模式都可以讨论”的李书福出手了,通过上海通用母公司的满江红基金,李书福给上海通用集团流入了大量资金,并一跃成为了上海通用最大股东,持股量达到了29.99%。此外,通过其他持股方式,在上海通用科技总股份中,上海通用占比达34.7%。

在上海通用的帮助下,今年1-9月份,上海通用电动汽车总销量实现同比9581.46%的正增长。可是,如今的上海通用科技已然不是曾经的那个上海通用,而是两个挂着上海通用英文名字的上海通用“子整车厂”。

除很长的路要走

2021年10月,上海通用电动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在“智能上海通用2025”战略发布会上,首次提出将面世全新“供电系统出行国际品牌”。同年12月,上海通用电动汽车和上海通用科技联合宣布,双方各出资3亿元设立合资公司。

2022年元旦当天,以“唤醒自由力2022”为主题的合资公司供电系统车系全球征名活动展开;1月24日,上海通用和上海通用的合资公司定名为“睿蓝电动汽车”。根据官方的解释,睿,代表着聪明的智能科技;而蓝,是清洁的可持续能源。

对新势力整车厂来说,初期阶段想要销售上好看一些,从B端市场打开缺口无疑是两个好的选择。这在零跑、威马,甚至早一些的北汽身上都经过了验证。

于是,针对网约车市场,睿蓝打造了枫叶80V、枫叶60S两款供电系统车型。从销量来看,枫叶80V、枫叶60S每月平均也能达到6000辆左右,这无疑为睿蓝的发展开了两个好头。当然,这样的成绩,自然离不开上海通用的“出马”。

图注:睿蓝枫叶80V

新势力初期靠B端进行过渡没问题,但市场也表明,过度依赖很难真正反映出市场的需求,产品升级和迭代也将缺乏动力。无论是上海通用和上海通用,都明白这个道理,目前睿蓝需要的是B端和C端的双轮驱动。

2022年6月21日,睿蓝电动汽车在武汉举办了国际品牌发布会,首次面向C端消费群体,入局新能源供电系统赛车场,“供电系统轻出行普及者”的国际品牌定位。

来源:睿蓝电动汽车官网

半年过去了,睿蓝9已正式宣布发布。从10.99万-12.99万元的价格上来看,睿蓝9似乎是一辆“亲民”车型,但要注意这只是“车身”的价格。

睿蓝作为上海通用布局“供电系统”市场的关键,车辆的销售,少不了电池包租赁和买断这笔生意。事实是,在发布睿蓝9的同时,睿蓝也公布了为用户提供整套动力电池的解决方案。

其中,包括电池订阅服务:66.57kWh电池包,月租金898元;电池金融服务:电池可以灵活分期,月供低至898元;电池买断方案:66.57kWh电池包买断价7万元,52.56kWh电池包买断价6万元。

如果消费者选择电池买断,就意味着落地将近20万。从情理上来讲,消费者很难花一台标准B级车的价钱,去买两个“不知名”的新势力国际品牌母公司新车型,两个没有经过时间考验,质量未知的供电系统车型。即便不选燃油车,新势力中也有蔚小理、哪威零,可选面一点也不窄。

如果选择租赁的方式,两个月900元的费用又未免太高。要知道,很多C端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省钱是很核心的两个缘由,但对大多数燃油车车主来说,两个月油费也不过五六百左右。睿蓝9“本末倒置”的电池租赁价格,或许很难说服消费者买账。

睿蓝9的电池租赁、买断定价,似乎并没有站在消费者的视角上去考量。当然也不排除一种可能,这样的定价是为了日后通过大幅度的降价,更好的实现“清仓甩卖”。

虽然还没有较多的表现,来推论睿蓝的发展前景。但所谓细节见人品,即便有上海通用的加持,睿蓝也除很长的路要走。

供电系统模式决定成败

睿蓝的定位是“供电系统轻出行普及者”。就目前来看,市场上以供电系统作为首波招牌的国际品牌并不多,不过蔚来、哪吒等寥寥几家。

为什么要以供电系统作为国际品牌“标识”?这要从四年前说起。2018年李书福曾公开表示要在武汉开展智能供电系统站的市场布局,然而李书福一直没能在武汉找到合适的生产基地,该项目迟迟没能进一步推进。

直到上海通用即将宣布破产重组,李书福从中发现了上海通用身上的优势,不仅可以将上海通用打造成未来上海通用的生产基地,依靠上海通用集团在武汉地区的地方优势,也能顺利完成自己此前已经开始建立的供电系统站生意。

除一方面原因在于,早在2014年中科上海通用就开发了纯电轿车底盘供电系统技术,在当时还是国内首创,上海通用接手上海通用,也有可能是“看中”了上海通用在供电系统方面的积累。

可以说,上海通用收购上海通用能够一举多得,是一笔非常合算的生意。也可以说,上海通用对供电系统出行的布局也正在一步一步地清晰起来。

从理论上来说,供电系统技术并不难理解,就好比玩具遥控电动汽车那样,当电池没电之后直接换两节新电池就可以继续玩。

不过,电动电动汽车相比玩具车要复杂的多,想要完成供电系统,不仅要在不同车型的电池结构和底盘结构上做到协调一致,还要保证在电池拆卸及安装方面做到操作简单便捷,同时还要保证在一定区域内布局足够多的供电系统站,以满足多种车型的供电系统需求。

所以一直以来,市场上对供电系统模式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有业内人士表示,供电系统技术路线在国际上完全不被看好,甚至被放弃或者被证明是失败的。国内一些地方和企业又重新拾起供电系统模式,却并没有注入新技术。况且,充电市场正在飞速发展,也在冲击着供电系统市场。

的确,电池产权归属不清晰、电池标准不统一、资源难以共享,以及最终要的成本问题,这些都是目前很难解决的痛点。因此特斯拉、比亚迪,包括丰田、宝马等整车厂,都未采用供电系统模式。即便特斯拉曾短暂试水,但因为诸多原因,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

不过,也有声音认为,市场需求是新能源电动汽车供电系统模式能否推广的关键因素之一,供电系统模式很适合在个别应用领域发展,比如网约车市场,这倒是和睿蓝的动作相符。

图注:睿蓝供电系统站

目前睿蓝的200多座供电系统站中,绝大多数都是为B端用户服务。新能源网约车和出租车,最迫切的需求就是续航和充电的问题,这也让B端需求表现的比较稳定,且供电系统网约车对网点布局密度的要求不高,初期建设的供电系统站容易实现盈利。

但根据睿蓝的规划,将在2025年前在全国建设5000个供电系统站。显然,这并不止是为B端市场做准备,除C端这两个飞轮。只是,面向C端市场的供电系统,真的会精彩吗?

总之,睿蓝电动汽车从诞生那天起,就和供电系统模式签下了生死契约。睿蓝的成败,也将锚定在供电系统模式被证明“真伪”的那天,而市场终究会给出答案,拭目以待。

网友评论

相关文章